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、图片,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;已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“来源:大皖新闻”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大皖新闻讯近日,张雪峰在直播中称“孩子非要报新闻学,我一定会把他打晕”等言论,引发网友热议,并被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张小强怒怼。针对这一言论,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邹振东在微博发文。全文如下:
【资料图】
邹振东诚邀张雪峰:来厦门请你吃沙茶面@张雪峰老师
1、 首先我不建议把谁打晕,因为打晕了,那就真的不清醒了。
2、 可以关切张雪峰的质疑,但不必害怕他的破坏力。张雪峰只不过是一家之言,谁都可以发表选什么专业的看法。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,他们会有头脑,有理性,不会把自己砸晕,而是会用脚投票,做出他们的选择。更不要说什么“张雪峰动了谁的奶酪?”你的奶酪万一少了,甚至不在了,大概率不是别人动了你的,而是你自己丢掉的。如果新闻传播专业自己行,一万个张雪峰说它不行,也没有用。反过来,如果新闻传播专业自己不行,没一个人说它,它也会完蛋。打垮新闻传播专业的只有自己,不可能是别人。
3、 值得反思张雪峰提出的问题,却不要轻信他的结论。一个给排水专业毕业的自媒体人,他的粉丝比传播学的教授还要多,既要谦卑地承认这是现实,更要虚心地向人家学习,但由此得出新闻传播专业不值得选,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。非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做经济的比比皆是,学文学的,学历史的,学哲学的,做大老板的大有人在。这并不影响那些把企业家作为人生追求的学子,热情报考经济类专业。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,那些梦想再造一个阿里巴巴的年轻人,不会蜂拥选择外语专业。同样,张雪峰的粉丝千万,未来想做自媒体的同学,大概率也不会把给排水专业当做自己的志愿首选。
4、 张雪峰的答案不必信,但张雪峰的发问值得警醒。一个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老师,如果他上的课没人听,写的文章没人看,人家有理由怀疑:你,真的懂传播吗?当然,不排除真的有这样的学者,他的课没人选,他的文章没人看,却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大学问家。不过,让人家弱弱地怀疑一下,再按下确认键,还是应该允许的。这不是要求教新闻传播的老师都必须成为网红,正如不能要求苏炳添的教练跑得过苏炳添。但新闻传播学界脱离实际、脱离业界的现象,理应警惕。
5、 学术界自嗨自乐的现象,在很多学科都存在。如今在一些学术群里,有一个怪现象,如果谁在顶级刊物发表了一篇文章,大家纷纷祝贺,但鲜有人关心这位学者,到底有了什么发现?提出了什么不一样观点?推动了什么理论创新?如果这位学者不过是又发表了一篇正确的废话,我为他悲哀;如果这位学者真的有思想有创见,我更为他悲凉。这和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读书的时候很不一样,那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师生,谁关心你发什么刊物啊,大家热烈讨论的都是李泽厚又提出了什么理论,林兴宅又发表了什么新见。
6、 新闻理想过于理想,考研比例真的很卷,求职之路难免艰难——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,这是我们个人难以改变却无法回避的现实,我们不必画饼,无须承诺,更不要轻佻背书,除了尊重考生与家长现实的关切与考量,剩下唯一可做的就是:想起那些或无怨无悔,或误打误撞,却用超高分数考进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,我们每一次走上讲台,都要摸摸自己的良心,对得起台下那一双双闪闪亮亮的眼睛吗?
7、 最后,谢谢网友们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关注和讨论。如果张雪峰有机会来厦门,我特别想请他吃碗沙茶面,然后就着海风,清茶一杯,人间清醒、心平气和地听他畅谈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所思所想。我相信,即使被家长打晕了,还矢志不渝选择新闻传播专业的学子,还是会希望他们的老师,多听听传播实践者的不同声音,即便是气话狠话过头话,也谦卑寻找其间的金玉良言。
编辑 王翠